中国如何从纸质强国转变为科技强国
150 2023-11-20
央视新闻:统计显示,我国移动支付用户已突破8亿,移动支付市场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 那么,过去一年移动支付最受欢迎的用户是谁? 您每天使用移动支付多少次? 今天(2月1日)中国银联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向我们揭示了移动支付的受欢迎程度。
通过对全国17万余人的调查分析,中国银联今日发布了《2020年移动支付安全调查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98%的受访者选择移动支付作为最常用的支付方式。
调查显示,2020年,每人平均使用移动支付的频率为每天3次,其中每天使用移动支付5次的人数比例已达到调查总数的四分之一。 谁最喜欢使用移动支付? 答案是1995年以后出生的男性,他们平均每天使用移动支付4次。 此外,二维码支付已成为最常用的移动支付方式,占比超过85%的用户。 那么,人们最喜欢在哪里使用移动支付呢?
中国银联风控部高级总监王宇表示,线上、信用卡还款、网购、虚拟物品、外卖等相关场景使用频率较高。 线下主要是小微商户使用。 50岁以上人群更多地使用移动支付进行线下购物,主要集中在菜市场、超市和部分实体零售店。
不良使用习惯影响移动支付安全
移动支付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那么移动支付安全吗? 中国银联的一项调查显示,98%的受访者认为移动支付是安全的。 但进一步调查也发现,人们在使用移动支付时仍存在许多不安全的使用习惯。
调查显示,在使用移动支付时,约70%的用户存在影响支付安全的不良习惯,平均每个用户有2.4个不良习惯。 王宇表示,有三个方面比较高。 首先,所有支付均使用相同的支付密码。 二是使用时在公共Wi-Fi环境下付费。 三是更换手机时,APP内绑定的银行卡未及时释放。
王宇表示,这三个坏习惯已经被金融机构和媒体多次提醒,但很多人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此外,看到促销时尝试扫描二维码,或者选择记住网站或APP上的登录密码,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坏习惯。 这些不良习惯也是导致移动支付风险的重要因素。 调查还显示,8%的受访者在2020年遭遇过网络诈骗,并遭受了实际的经济损失。 其中,00后年龄段遭受损失的比例最高,达到19%。
参与网络赌博的最大损失
中国银联的调查报告还显示,2020年人们遭遇网络诈骗后整体损失较2019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但网络赌博、跑分等新型诈骗形式更需提高警惕。 受访者中,近60%参与网络赌博的人遭受经济损失。
调查显示,犯罪分子针对不同人群进行精准诈骗,需要公众重点防范。 去年7月,江苏吴江的高女士等人下载了一款名为“动物世界”的手机APP。 通过购买软件中的虚拟动物,玩家可以在1到15天内赚取5%的钱。 ——30%的利润。
他们赚钱很容易,于是高女士等人开始增加筹码。 他们抢购的动物,从售价一两千元、收益率为5%的白天鹅,到了几万元才能买到的收益率为30%的白天鹅。 中国龙。 去年年底,平台系统突然崩溃,动物卖不出去。 这时,高女士等人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不久前,广东、上海警方联合破获一起以网络赌博为名的诈骗案。 犯罪分子设立了一个名为“跑马地”的网络平台,引诱他人赌博。 玩家一开始可以赚钱,但过了一段时间就会发现提不到钱。 警方破获这个犯罪团伙后,发现他们的赌博平台在短短一个月内的收入就高达1200万元。 中国银联在调查报告中指出,不少网络赌博业务本质上是电信诈骗,所谓“保利不亏”、“内幕消息”都是提前编造出来的。
专家建议:养成安全习惯,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扫一扫,点击完成支付。 移动支付的便利性使其越来越受欢迎。 那么,我们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防范哪些风险呢? 中国银联专家提出防范建议。
一是管理个人账户和二维码,及时注销休眠银行卡和账户,不出借、出租个人银行卡和支付码。 如果借出账户用于非法资金转移,提供者将被起诉,并且5年内不能使用移动支付; 其次,保护个人敏感信息,不要在网站上随意填写卡号、有效期、密码等支付信息; 防止不法分子利用“高额理财”、“虚拟货币”等噱头诱导“利益”实施诈骗; 三要坚决抵制网络赌博、“打分”等非法平台活动,不相信“骗单”、“兼职”等所谓快速赚钱方式。
另外,支付时也一定要注意不要连接公共Wi-Fi进行支付。 尤其是更换手机时,一定要注意解除APP与银行卡的绑定、卸载APP、将手机恢复出厂设置。
王宇还提醒,一旦手机丢失,要尽快向运营商挂失手机卡、向银行挂失银行卡、冻结账户交易等。您的手机上有微信、支付宝等支付软件,您也应尽快挂失或冻结账户,以免造成可能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