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行动支付交易规模持续提升 发展浪潮已势不可挡
全球行动支付交易规模持续提升 发展浪潮已势不可挡
自2018年起积极建构“QR Code共通支付平台”,整合各第三方支付业者与金融机构之行动支付系统,提供商家与民众方便、简易支付环境,而如何建构完善行动支付系统基础,成为当务之急。
行动支付将带来生活改变与另一波产业创新,行政院提出目标2025年行动支付普及率达90%,实现民众带者1支手机走遍全情境,其应用场域包括智慧生活、智慧商业与智慧城乡。
行动支付驱动新型创新应用,加速经济数位转型
随着消费者付款习惯移转,生物特征验证与传输技术逐渐成熟,行动支付带来更多的消费通路,这对于产业转型是发展关键,其中理想的行动支付将会颠覆游戏规则,重新思考商业模式以因应潮流。
由于行动支付潜藏数据经济,改变营运效率,并优化人力配置,未来在发展数据经济下,将有机会扩大获利机会,衍生新型商机,并结合新进技术应用于零售业,实现无人商店等新零售模式。
然而完备行动支付基础环境是基础,如何提升民众行动票证之感应成功率,成为发展行动支付待解决挑战。
以为例,目前票证卡之NFC读卡机兼容性的验证规范多元,包括感应速度、交易时间和协定、读卡机磁场强度、感应范围等测试规格皆不尽相同,对于电信业者、手机商来说期盼有统一的NFC手机票证卡与兼容测试规范,而标准统一包括读卡机兼容、手机规格整合等,电子票证可结合行动支付导入,包括捷运、公交车、超商、门禁之NFC读卡机。
另一方面,必须考量行动应用App基本资安规范,共为5 Layer:
Layer1:手机硬件安全;
Layer 2:手机操作系统安全;
Layer 3:手机预载App安全;
Layer 4:第三方业者开发之App安全(Layer 4.1:共通性及非特定领域App基础安全要求;Layer 4.2:特定领域应用App安全(如网络银行App、健康照护App);
Layer 5:手机行为防范,以提高行动支付的安全性,毕竟考量是否使用行动支付因素中,安全性皆为首要考量点。
行动支付改变消费者行为,更改变相关产业之商业模式
行动支付带来改变,逐渐成为让人想用的体验(工具与习惯的改变),让人能用的通路(交易范围的改变)与让人爱用的数据(商业模式的改变)。
观察2018年行动支付发展趋势如下,包括相关体验走向丰富化和细致化,支付逐渐结合社群娱乐与人机互动,其中生物特征发展更为重要,以虹膜与脸部辨识为主。在通路上则走向全球战,支付方式整合,使虚实商家界线越来越模糊。
商业模式从获利基础逐渐转为发挥数据综效,由于目前支付生态尚未完整,开放互惠仍为主流。
中国行动支付发展快速,举凡平日的食、衣、住、行几乎都可用行动支付,以蚂蚁金服为例,其致力打造开放的生态系统,发展衍生金融应用,掌握在地金流,结合支付+保险+Chatbot大数据金融服务,提供消费者多元选择,并透过投资并购境外的在地业者,输出技术并满足游客需求,渗透至境外市场。
此外,积极发展生物辨识、拓展无人场域,并与新创业者合作,接入境外O2O商家,更提升资安防护,掀起优惠战。
微信支付则推出面向服务商之广告平台,将业务拓展至广告服务,除不断提高用户体验、满足用户需求外,更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工、时间,在行业应用推出“微信车主服务”,提供先出场后扣费支付模式,借由微信实现人、车、服务连结,提升行业应用之用户体验。
source:YouTube视频截图
日本经产省则期望2020年东京奥运时能普及行动支付服务,政府积极推动观光,推出指纹验证与支付平台“款待”(Omotenashi),其中“Touch & Pay”为日本经济产业省推行“创造新业务以促进物联网(IoT)发展的基础设施改良计划”之一。
“Touch & Pay”技术特色在于其指纹采用特征点(端点和分支点等)的独特格式,而非图像资料储存,即便资料被窃取也不能重建指纹图像,并运用AI技术取得高精确度达到90亿分之一的误判率,是一般指纹或静脉认证10万分之一误判率的9万倍,并借由机器学习索引搜寻专利技术,即便大规模使用也可快速认证,速度是常规速度的300倍。
文丨拓墣产业研究院 谢雨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