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机器人在疫情下末端物流发展变化了吗
疫情对末端物流的深远影响与新趋势
自2020年1月新冠病毒疫情在武汉爆发并迅速蔓延,居家隔离成为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策略。为了规避聚集性接触风险,越来越多的人转向手机下单、送货到家的生鲜电商订单暴增,这使得“最后一公里”物流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末端物流服务企业不仅要满足急剧攀升的配送服务需求,还要防止在配送中交叉感染。为此,他们想方设法积极应变。
无接触配送模式崭露头角
疫情期间,“无接触配送”成为了新的物流服务标准。
美团外卖率先推出“无接触配送”,覆盖全国。用户可以通过订单备注、电话或APP内即时消息与骑手协商指定商品放置位置,骑手送达后通过电话通知用户自行收取。
据统计,在1月26日至2月8日期间,“无接触配送”的订单占整体单量的80%以上,而使用该服务的用户达到66%。
随着美团外卖发布《无接触配送报告》,包括天猫超市、饿了么、盒马、京东和苏宁等企业也纷纷推出了类似的服务。
为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性,美团还发布了业内首个《无接触配种务规范》;而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立项,并由多家行业协会与研究机构参与起草的《无接触配种务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实施,为电商平台及餐饮企业提供了可遵循的“无接触情种务模式”。
智能快递柜迎来发展机遇
智能快递柜作为一种实现“无接触情种务”的方式,不仅改变了常规面对面的商品交付方式,也满足了用户对物流安全性的需求。如果这类习惯养成,有可能在疫情结束后继续选择这种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社区提货站还是智能快递柜,都有助于提高运输效率,同时减少人际互动,从而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智能快递柜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采用智能快递柜,可以实现自助寄取,这是一种另一种形式的“无联系发送”。由于安全考虑,大部分用户倾向于选择使用这些设备。此外,由于防疫需要,国新办提倡推广智能快递箱模式,将有利于其应用率提升相关企业加速设备投放。
国家邮政局发布《2019年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显示,我国主要城市已投放40.6万组智能快递柜,比上年新增13.4万组增长近50%,且投递率超过10%。预计2020年我国将超过740亿件 快信业务量,同时快速增长中的高峰期对于相关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然而,即便如此,一些问题如高昂成本、高额租金,以及盈利模式不清晰仍然存在,但这些并没有阻碍市场规模扩大。这表明,无论从技术还是经济角度看,无人车都将成为未来末端物流不可或缺的一环,对相关产业带来的影响显著且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