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影响下末端物流如何发展变化机器人焊接工作站将为其带来何种转变
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末端物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转变。为了减少人际接触和降低病毒传播风险,人们开始倾向于通过手机订单直接购买水果、蔬菜、肉类和乳制品等必需品,这导致了生鲜电商订单的大幅增长,同时也对传统超市线上业务产生了巨大影响。为应对这一挑战,末端物流企业不得不迅速适应并创新服务模式。
"无接触配送"成为新趋势
疫情期间,“无接触配送”成为了满足用户安全需求的一种新的物流服务形式。美团外卖率先推出了该服务,并在全国范围内覆盖。这一服务模式允许用户与骑手协商指定商品放置位置,然后骑手送达后通知用户自行收取,以避免直接接触。
数据显示,在1月26日至2月8日期间,采用“无接触配送”的订单占比高达80%,而使用该服务的用户比例达到66%。随后,一系列外卖平台、生鲜电商和快递公司相继推出类似的“无接触配送”方案。
为了规范这一新兴市场,美团外卖发布了《无接触配送服务规范》,之后又有多家行业协会与研究机构共同起草了一份《无接触配送服务规范》团体标准,为电商平台、餐饮企业及相关物流提供了可遵循的指导原则。如果疫情后的生活习惯改变持久化,“无接触情景”可能将继续存在。
智能快递柜: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智能快递柜作为一种实现“无接触情景”的另一种方式,它允许用户自助完成快件寄取或取货。在疫情期间,由于健康安全考虑,大量消费者选择使用这些设备。此外,有些社区提货站也被用于实现“社区抗‘疫’提货站”,进一步减少人员交互。
智能快递柜行业正迎来利好,其应用受到了政府、企业及消费者的重视,将有助于其市场规模扩大,对相关企业来说是积极发展的信号。不过,这个行业仍面临成本高、盈利模式不清晰以及租金上涨等挑战。
机器人与自动化:未来趋势
除了智能快递柜,无人机和自动化设备,如京东物流的机器人,也被用于提高配送效率和安全性。在武汉等城市,这些设备已经参与到医疗用品和生活物资的运输中来,为紧急情况提供支持。
虽然目前存在技术难点,如航线规划路线自动避障的问题,但这并不阻止未来市场对于这种技术的期待。一旦解决这些难题,无人配送将成为提升末端物流效率的一种重要途径,而这对于中国人口红利消失、高成本的人力资源紧缺环境尤为重要。因此,不同企业都正在投资研发这种技术,以确保它们能在竞争激烈的地图上保持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