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制造难点与痛点 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的今天,智慧制造日益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核心内容,也是新常态下打造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当前思维落后、数字化低、产能过剩、人才紧缺等中国智慧制造难点仍需破解,须加快产业升级。
中国智慧制造难点:数字化
推动智慧制造的两个基础性技术是计算机芯片计算速度和网络传输速度,中国目前已逐步拥有了这两项技术,接下来的关键就是数字化。
智慧制造“数字化” 的四个方面难点
智慧制造要实现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入融合,在人工智能产业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需予以警惕。
①能制造思维有待提高
智慧制造更重要的是-种思维而不是一一门技术,对于不同的企业要分门别类拿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因企制宜,推进产业升级。同时,要对制造业多一点敬畏之心, 坚持以产品质量为核心。
②企业数字化程度太低
数字化是智慧化的基础,是核心竞争力,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核心是研发能力不强。
③智慧产业过剩已经显现
以机器人产业为例,作为智慧制造领域的高阶核心产业,在尚未完成智慧化的同时,低端化和产能过剩已经显现。
④技术天花板和人才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
人是创新的主体,但现在人工智能最缺乏的就是人才。很多企业为研发工程师开出高薪,但依然招不到合适的人。
智慧制造数字化四个方面
中国智慧制造难点破解方案:多措并举加快智慧制造产业升级
人工智能的快速崛起为中国经济带来新机遇。中国应多举措推动人工智能融入实体经济,加快产业升级。
产业智慧化升级须分行业展开,如智慧制造、智慧农业、智慧物流、智慧金融、智慧商务、智慧家居。其中,智慧制造要放在第-位, 推进智慧制造关键技术装置、核心支撑软件、工业互联网等系统整合应用,研发智慧产品和智慧互联产品,推广流程智慧制造、离散智慧制造、网络化携程智慧制造、网络诊断运维服务等新型智慧制造模式,建立智慧制造标准体系,推进智慧制造全生命周期活动智慧化。
各企业应探索新型人才机制,充分利用工学结合、校企联合等方式,吸引中外著名企业、研发部门、教育研究机构,在高校设立分支机构,开设课程,联合开展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