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影响下末端物流如何发展变化以融入RPA机器人的应用
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末端物流业不得不快速适应变化,RPA机器人的应用成为推动变革的关键。以下是对末端物流新变化和趋势的分析。
首先,“无接触配送”成为了新常态。为了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保护健康安全,一些平台如美团外卖率先推出了“无接触配送”,并迅速蔓延至其他电商平台、生鲜服务和快递物流等行业。这一模式改变了传统面对面的交付方式,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订单备注或APP内消息与骑手协商指定商品放置位置,从而实现自行收取,这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体验,同时也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
其次,智能快递柜迎来了利好。在疫情期间,大量用户选择使用“无接触”的快递柜,以保证自己的安全。此外,为保障快递小哥安全,也鼓励使用智能快递柜。政府甚至提出要积极推广智能快递箱模式,这将有助于提升使用率,加速设备投放。目前,我国已有40.6万组智能快递柜在主要城市得到普及,并预计2020年将超过740亿件的业务量。
最后,无人配送设备开始被关注起来,以提高配送安全性和效率。在武汉等疫区,无人机、无人车、配送机器人等设备被用于运输医疗用品和生活必需品。京东物流成功完成了一单无人机配送,而顺丰则建立起空中应急运输通道进行飞行超3000架次,运送超11吨物资。这是否会加速无人配送技术的落地?从市场需求来看,无人配送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但目前仍面临技术难点,如航线规划、自动避障以及恶劣天气下的飞行稳定性问题。不过随着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远future, RPA机器人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展到更多领域,为末端物流带来新的发展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