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鸡需谨慎 WHO正式将游戏成瘾列为新型心理疾病
吃鸡需谨慎 WHO正式将游戏成瘾列为新型心理疾病
首图来源:pixabay
世界卫生组织(WHO)18 日公布最新版的国际疾病分类标准 ICD-11,正式承认“游戏成瘾”(Gaming disorder)为新型心理疾病。但要注意的是,全球超过 20 亿人口都在玩游戏,其中可能只有不到 1% 真正罹患游戏成瘾,有心理学家批评该诊断标准过于空泛,可能引起家长不必要的恐慌心态。
据美国娱乐软件协会(Entertainment Software Association)统计,全球有逾 26 亿人口都会打游戏,预计游戏产业营收 3 年内将增长 31% 至 1,801 亿美元,相信大家也不陌生现在的电视广告几乎被游戏宣传攻陷,许多大型电玩旨在让玩家长时间参与,有时还雇用心理学家来设计易令玩家欲罢不能的游戏内容。
随着因游戏出现的家庭社会问题越来越多,WHO 第 11 版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正式将“游戏成瘾”列为心理疾病,就像其他强迫症和成瘾疾病,诊断罹患游戏成瘾需符合 3 个标准:
1.比起和他人交谈互动,游戏才是患者所有日常活动的首选。
2.就算朋友变少或工作效率变差,患者也无法停止玩游戏。
3.游戏玩到压迫患者生活或人际关系,比如睡眠模式紊乱、饮食失调、体力严重衰退,上述几个模式须持续至少1 年,才可诊断为电玩失调。
新诊断标准甫公布果然也引起两方争论,反对者如英国心理学会发言人Joan Harvey 警告,并不是所有一玩游戏就好几小时的孩子都属于电玩失调,新分类可能引起家长不必要的恐慌,并导致相关医务人员被莫须有的求诊人潮淹没。
提出新诊断标准的世卫组织心理健康与药物滥用部门Vladimir Poznyak 博士也强调,游戏成瘾属于临床症状,只能由经过适当培训的医师诊断,任何非专业人士都不能做出正确判别。
临床心理学家Anthony Bean 则说,将游戏成瘾列为一种疾病还为之过早,根据他的经验,沉迷游戏更像出自抑郁与焦虑,当焦虑与抑郁症缓解时,沉迷游戏的程度也跟着下降,而 WHO 新标准太过广泛,并未充分描述电玩失调的轻度、中度与重度症状;更重要的是,诊断游戏成瘾可能变成临床医师非常主观的判定,毕竟多数临床医师可能不了解游戏,也没有过沉浸游戏世界以知晓患者心理的经验。
Source:pixabay
乐见分类者如英国皇家精神病学院Henrietta Bowden-Jones 博士则表示,他们看到越来越多心父母因沉迷游戏的小孩而心烦意乱,孩子可能因此辍学、甚至引起家庭战争。
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行为成瘾学教授Mark Griffiths 指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游戏是一种非金钱的行为,赌徒砸钱,玩家则靠积分,虽然对大多数人而言,玩游戏只是娱乐而不是瘾,游戏成瘾玩家所占比例可能远低于 1%,但这类人或许伴有其他潜在问题,如抑郁症、自闭症,新分类将有助于上述问题合法化并加强治疗策略。
先不论游戏成瘾列入心理疾病的争议,越来越多人黏上游戏是事实,家长因小孩戴着耳机沉迷游戏而忧心忡忡也是事实,在心理学家进行更多严格研究前,如果游戏已经干扰到你的社交、工作,你可能还是要自主谨慎应对。
06
19
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