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中台 真的会死吗?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ID:woshipm)
排版:杂芜
做不做中台,可能不是很多公司的第一优先级,作为一个不被善变的使用者和市场抛弃的企业,想方设法持续提高企业对于⽤户善变的响应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2010年的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上,BAT三家的当家人发表了对于云端计算的看法:
李彦宏:云端计算是旧瓶装新酒。
马化腾:云端计算需要到“阿凡达”时代才能实现,现在说确实太早了!
马云:如果我们不做云端计算,将来会死掉。
现在来看,你是不是觉得9年前马云的眼光极其地超前?
2015年,阿里彷佛又再次超前般地开启了对于企业战略管理模式的大变革。
在2015年年末,阿里巴巴集体进行了一次组织架构大调整,将搜寻事业部、共享业务平台、资料技术、产品部提出来,组成了“中台事业群”,并喊出“小前台,大中台”的管理模式。
前台作为一线业务,更敏捷更快速适应市场;中台集合整个集团的数字、运营、产品、技术能力,对各业务前台形成强力支撑。
随后的几年,中台建设的理念也越来越被业界所关注。
就在今年的5月2日,还有讯息传出称阿里正在拆分“大中台”模式。随后,阿里回应称此讯息为假讯息——这一回应也进一步催生了”中台“架构思想的火热讨论。
如果说“阿里做云端计算是怕死掉”,那么15年的阿里集团选择大力建设中台,也是怕“死”掉吗?
一、中台从何而来?
1. 阿里中台:来自游戏公司的启发阿里算是最早提出中台建设的互联网企业了,据说阿里中台的架构思想是起源于马云在2015年中的一次商务拜访。
当时,马云带队阿里一行高管前往北欧芬兰一家名为Supercell的游戏公司进行考察(号称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移动游戏公司);该公司里,5-7个员工就可以组成一个独立的开发团队,称之为cell。
小团队自己决定做什么样的产品,然后推出市场,观察市场反馈;反馈不好的游戏,则会被毫不犹豫地砍掉。
这样的开发模式使得Supercell公司开发的游戏大获成功,而这一切成功的背后,是Supercell的强大的中台的支撑。
Supercell的中台,指的是公司将游戏开发过程中公共和通用的游戏素材和算法整合起来,并积累了非常科学的研发工具和框架体系,构建了一个功能非常强大的中台。这样强大的中台可以支援若干个小团队在短时间内开发出一款新的游戏。
每一次遭遇到专案失败,Supercell全公司都会开香槟庆祝自己得到了教训和成长
有了中台的支撑,Supercell的“细胞”才可以非常灵活地运作,形成高效的散兵作战模式。
团队开发的游戏大受欢迎,那很好;游戏失败了?没关系,反正试错的成本很低,直接放弃就好了。
成立9年来,Supercell只正式释出过5款游戏,你会觉得他们是效率低下吗?
(之后的2016年6月,腾讯以86 亿美元收购了员工不超过200人的Supercell公司84.3%的股权,每位员工人均贡献值超过3.54亿人民币)
那时的阿里巴巴内部也在酝酿一项改革,整合产品技术和资料能力,帮助整个公司拥有快速创新的能力。
这家北欧企业的管理理念,和马云正在构思的事情,不谋而合——也许正是此次拜访,加速催化了阿里巴巴中台架构的改革程序。
2. 阿里共享事业部:阿里中台的雏形时间回到2008年,阿里当时成立了天猫事业部,没过多久便与淘宝事业部并驾齐驱;为此,同时支援著淘宝和天猫的业务的淘宝的技术团队却颇感压力。
2009年,“共享事业部”应运而生,主要成员来自于之前的淘宝技术团队,在组织架构上与淘宝、天猫同级别。
集团希望把淘宝、天猫两个平台中公共通用的业务功能沉淀到共享事业部,避免功能的重复建设和维护,更合理地利用技术资源。
2010年吸睛的聚划算出现后,各平台纷纷接入。集团规定接入“聚划算”必须通过共享业务事业部,从而奠定了共享事业部成为今天阿里集团的核心业务平台。
3. 口碑:资源整合的再次实践2015年6月,阿里集团宣布和蚂蚁金服集团共同拿出60亿元合资成立一家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新口碑将整合阿里集团以及蚂蚁金服集团所有能够利用的资源,成为阿里在O2O领域最强有力的工具。
此次组织架构调整为其资源整合提供了基础,阿里集团将和蚂蚁金服集团形成统一的中台体系。通过统一的中台体系,双方不仅可以共享技术资源和团队资源、避免重复开发,而且在商家资讯和使用者资料等维度可以全方面打通。
4. 中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回头再看马云在2015年中对Supercell的游戏公司的拜访,与其说阿里中台的架构思想是起源于Supercell成功的启发,不如说这只是一次阿里中台架构思想的在某公司实际运作的一次巧合印证而已。
从09年的共享事业部、到10年聚划算的接入方式、再到15年阿里集团和蚂蚁金服的合作共享,阿里中台的产生,并不完全只是一种自顶向下的战略设计而已,而更多的是因为当公司业务在发展到达某一阶段后,组织不断膨胀、遇到瓶颈,为求下一步发展、解决不断暴露的问题和障碍而不得不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
同样理念的一个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在“美军作战阵型”的演变历程中看到:
美军在二战时,以军为单位作战;越战时,以营为单位作战;而到了中东战斗时,则以7人或者11人的极小班排作战了——因为当时有了“强大的军事指挥中台”这样的解决方案。
二、中台建设的跟随者们
腾讯、百度、京东,都在18年开始了中台建设的跟随。
1. 腾讯:技术委员会在阿里提出中台战略的近3年后,2018年十一长假前夕,腾讯终于公布了时隔6年的历史上第三次组织架构调整,在原有7大事业群的基础上进行重组整合,新成立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调整为新的6大事业群。而6大事业群紧紧围绕的,正是技术委员会充当“技术中台”角色。
2. 百度:技术平台同年12月18日,百度集团进行了一次大的架构调整,由百度创始人、董事长李彦宏发信宣布:“百度将打造AI时代最领先的技术平台,实现前端业务和技术平台的资源高效统筹及组织全面协同。”
3. 京东:前中后台3天后的12月21日,京东集团人力资源部发布关于京东商城组织架构调整的公告,公告内容称:“在新的组织架构下,京东商城将围绕以客户为中心,划分为前中后台。中台为前台业务运营和创新提供专业能力的共享平台职能。”
各大互联网企业对于中台建设趋之若鹜,我们不禁要问:中台建设能解决多少问题?
三、中台解决了什么痛点?
1. 痛点一:企业前方市场与企业内部支撑的冲突使用者和使用者的需求永远是善变的。
依稀记得“80后是垮掉的一代”的说法的你,现在看到的却是“被10后毁掉的90后父母”的感叹。
主流使用者的变化,不会因为某个年代人的话语权高低而稳定下来。而即便是同年代的使用者,在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各行各业互联网服务的滋养中又进化细分成了出不同的支流,需求全然不同,呈现场景化、碎片化的特征。
为了不被善变的使用者所抛弃,企业不得不跟随着使用者;为了满足使用者而尽可能积极地响应使用者需求的变化,发展新业务、提供新服务。
这就给企业的前方业务端提出了挑战:必须做到快速响应、灵活运转。
但要作为一个能承接大量新业务和新服务的大体量企业,业务想要做到量大又灵活,必定需要靠企业内部科学有序体系的稳定支撑。
所以,企业前方市场总是会趋于变化无序,而企业内部支撑总归要趋于稳定有序,两者必定冲突。
2. 痛点二:前台与后台的冲突企业前方市场和企业内部支撑的冲突,必定带来在系统层级上的前台和后台的冲突。
前台:企业前方市场的管理平台,是企业的终端使用者直接使用或互动的系统。比如像微信、QQ、淘宝这样的APP;
后台:企业内部支撑的管理平台,是企业管理核心能力的系统。比如像企业ERP管理平台、企业财务管理平台等系统。
前台是对接使用者的,所以系统需要快速响应前端使用者的需求,快速创新、快速迭代。
简而言之:快速建设、错了就推翻重来、不能耗费太大成本。
后台是企业对内的,为了支撑前台越来越多的业务,后台不断地建设,系统不断庞大地起来。所以后台系统需要扎实稳定,建成之后往往不能随意改动。简而言之,是需要耗费大力成本建设的基础能力、不能轻易推翻、改动成本极大。
前台系统和后台系统的特点决定了,两者的冲突不可避免。
3. 痛点三:大企业的通病(各占山头、重复建设)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组织架构和层级必然不断膨胀扩张。
各大事业部下各大部门,就像一个小型组织一样,各占山头,势必会出现决定脑袋的现象:这事就算对公司有好处,但对我们部门KPI没好处啊,那我不做。
大企业内部各处都是墙——部门墙、业务墙、资料墙。更不用说那些一味的内部的绩效考核机制,势必更加加剧部门间的相互封闭。
而一些原本可以快速提供的使用者服务,却需要多重对接,无法快速拿出产品方案,耗费很大的成本和极长的时间。
一个原本可以共用的服务,被不同部门重复建设。
四、怎么理解中台?
在我看来,中台理念正是为了解决企业发展的痛点而生。
中台理念在冲突的企业前台和后台之间搭起桥梁。
这条桥梁,连线了技术和场景;这条桥梁上还安了缓冲带,灵活和稳定、快和慢、低成本和高成本,都将在这里得到缓冲和过度;这条桥梁,还能穿透企业内部封得死死的部门墙、业务墙和资料墙,将为企业生态带来不一样的新面貌。
笔者理解的中台:
中台就像是一条“安了缓冲带的桥梁”,连线了灵活的前台和稳定的后台的同时,穿透了企业内部部门墙等隔阂。
它的核心是企业基础服务能力,目标是支援前台小成本地快速创新迭代,运用后台技术手段(微服务架构、DevOps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提供可以供前台复用的公用能力。
五、中台有哪些型别?
引用王健老师在《当我们谈中台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白话中台战略》一文中提到的关于中台看法的描写:
在有些人眼里:中台就是技术平台,像微服务开发框架、Devops平台、PaaS平台,容器云之类的,人们都叫它“技术中台”。
在有些人眼里:中台就是微服务业务平台,像最常见的什么使用者中心,订单中心,各种微服务集散地,人们都叫它“业务中台”。
在有些人眼里:中台应该是组织的事情,这类组织中台在企业中主要起到投资评估与投后管理的作用,类似于企业内部资源排程中心和内部创新孵化组织,人们叫它“组织中台”。
这些人眼里的中台可能都对,但也可能不够准确或完整。
我们来看看目前都出现了哪些对中台的分类:
可见,从业务特征、场景应用、技术特征、组织职能等维度出发,中台彷佛可以运用的地方有很多,好像一盘大棋的感觉。
那么,中台的实际模样会是什么样?
六、各大企业是怎么做中台建设的?
再来看看各大企业对于建设中台的对外呈现:
1. 阿里云:业务资料双中台2018云栖大会上海峰会——锺华(古谦)分享《企业核心业务数字化转型最佳实践》
阿里云中台主要由业务中台和数字中台并肩构成了双中台,并肩支撑所有前台业务。
2. 阿里巴巴:移动中台2018年云栖大会杭州站——泠茗分享《数字化转型 移动化先行 云栖大会上释出了哪些移动研发新利器》
阿里巴巴的移动中台,构建在业务资料双中台之上,作为连线层对接最前方的使用者流量。
3. 阿里巴巴:技术中台《阿里技术手册-研发篇》
阿里技术中台将各种技术中介软件等能力进行整合包装,过滤掉技术细节,向前台、业务中台、资料中台提供简单一致、易于使用的应用技术基础设施的能力界面。
4. 腾讯:资料中台和技术中台2019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腾讯高阶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分享
今年5月21日,汤道生在2019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展示腾讯的开放中台能力:资料中台(使用者中台、内容中台、应用中台等)和技术中台(通讯中台、AI中台、安全中台等),将腾讯定位为是“数字化助手”,提供工具、做好连线、建设生态。
5. 百度:搜寻中台InfoQ采访——百度垂直行业 & 阿拉丁架构技术负责人张安站分享系统架构图
百度垂直行业 & 阿拉丁架构技术负责人张安站在nfoQ采访中分享百度中台的技术思路:提供完备的通用能力定制能力、灵活的可定制业务框架、可以复用的业务元件、完备的文件教程、面向全流程开发效能提升的完整自动化工具链。
6. 京东:资料中台2019大资料产业峰会,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技术与资料中台负责人黎科峰分享
京东资料中台负责人黎科峰在峰会上分享京东资料中台:资料中台的核心包括资料基础层、资料服务层、资料应用层。
除了技术之外,资料中台建设更重要的是一种协作意识和组织能力;因此京东在建设资料中台的过程中提出了共建、共享、标准化三个关键理念。
7. 恒生电子/蚂蚁金服/阿里云:技术中台JRES 3.0JRES3.0释出会——恒生公司总裁刘曙峰分享
今年5月16日,恒生电子联手蚂蚁金服、阿里云共同释出技术中台JRES 3.0,包含“混合云管控平台、应用服务开发平台、开发效能平台、统一的运维监控平台、数字化运用平台”五大部分,可实现券商企业多个垂直系统的打通,提供完整的金融企业级应用开发套件,通过模组化元件响应客户需求。
8. 云徙科技:数字中台2019中国IT市场年会,云徙科技CEO包志刚分享
云徙科技CEO包志刚在2019中国IT市场年会上分享:“中台首先是一个服务,第二是一个技术,第三是它是一种组织,第四更是一种能力,中台连线前台的变与后台的不变。”
9. 浪潮:企业资料中台产品浪潮的企业资料中台产品:提供从资料治理、资料模型搭建、资料资产管理到资料服务的一站式全链路解决方案。
10. 袋鼠云:企业级一站式数字中台产品袋鼠云公司创始团队主要来自阿里,公司推出了企业级一站式数字中台产品,基于阿里巴巴十年资料经验沉淀与分散式资料计算引擎技术, 帮助企业构建资料共享能力中心(资料计算引擎、资料开发平台、资料科学平台、资料资产平台和资料服务引擎),实现资料中台落地,加速释放资料价值。
11. 端点科技:企业中台产品(业务中台和资料中台)端点科技的企业中台产品:将企业的核心能力以数字化形式沉淀到平台,形成以服务为中心,以业务中台和资料中台构建起资料闭环运转的运营体系,供企业更高效地进行业务探索和创新,以数字化资产的形态构建企业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
七、用什么原则建设中台?
可以看到,互联网企业都开始风风火火地进入了中台建设,那么企业在建设中台应该符合哪些原则呢?
以下是笔者个人从产品思维出发,思考的对于建设中台的几点原则:
1. 通用标准统一,实现资料打通、可通用性。
资料打通是需要整合企业内部被“部门墙”割裂的资料。
不过,资料究竟要打通到什么程度,每个企业可能有不同的做法。
比如,扎克伯格在3月7日释出文章《以私域为中心的社交网络愿景》中正式提出将打通Facebook旗下App,将实现Whatsapp上可以接收Facebook、Instagram的资讯。
而马化腾在18年11月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论坛上则说:“我们要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把个人资讯和资料保护放在优先地位,而不能套用公司的做法,把资料直接去任意打通。”他强调腾讯不会任意打通资料,技术中台会打通,但资料中台会特别谨慎。
2. 元件化中台提供的服务最好以元件化的方式让业务端可以即取即用。元件化设计可以避免系统间耦合性大,牵一发而动全身——这需要针对共用服务进行抽象设计。
通过抽象出的元件化服务提供,前台业务端可以以组合挑选的方式“按需取件”,减少重复建设得以实现。
3. 可复用中台提供的服务是应该可以即取即用的。不仅如此,这次用完,下次还来。业务A用了,业务B也来用。一个中台提供出的公用服务的价值高低,是“可用”和“可复用”的区别。
服务的高复用是对技术层级上针对共用服务的抽象设计能力的一大考验,需要尽可能近地靠近业务、靠近使用者。
4. 可共用基础服务有了,那通过中台向前台提供“相应的服务”还是提供“一揽子的服务”?
取决于服务提供的可开放共用的程度。
就像我们看到,各大互联网决定中台建设的开始,总是要伴随企业层级的组织架构的调整。
虽然各部门许可权、各业务属权,恐怕不是一句“开放共享”的愿景就能完全解决和无差别共用的,但是通过开放共享实现“可共用”的目标终究是中台建设的原则。
5. 灵活扩充套件在一揽子的服务都可输出后,业务量可能会短时间大大激增,能扛得住大流量高峰时期的高并发、高可用将成为一个大挑战。
底层的可灵活扩充套件能力将非常重要,企业应当应用DevOps、Docker等先进的开发技术理念,在中台建设前就开启数字化的技术转型。
八、所有企业都应该建设中台吗?
问这个问题前,还不如我们思考一下:什么样的企业才适合建设中台?
以下是笔者个人的观点:
1. 业务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使用中台意味着企业拥有可沉淀的一定量级的IT资产,企业要充分复用这些IT资产才可以突破当前瓶颈、更高效的赋能业务。但只有企业的业务规模和业务价值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具备沉淀实施的条件,否则就是杀鸡却用宰牛刀。
比如:运营商、银行、保险等拥有大量资料的传统国企和BAT这类大互联网公司,它们不仅拥有丰富的资料资产,而且IT规模足够大,建设中台是它们进行企业升级的绝佳方案。
2. 已经实践了“系统化、中心化、平台化”“系统化、中心化、平台化、中台化”,是一个企业在数字化道路上行进的路线。如果一个企业已经成功地实践了“系统化、中心化、平台化”的过程,并比较饱和状态地支撑了前台业务,那么这个企业也许是可以开始考虑向下一步“中台化”的迈进了。
3. 有魄力做组织架构重构中台一定是企业级别的开放共享,否则它将只是某一个事业部或分公司旗下的功能平台而已。
我们看到:阿里、腾讯、京东和百度,在开始决定中台建设之际,对于企业层级的组织架构大调整同时发生了,各部门许可权和各业务属权发生了大震动。
有魄力做组织架构重构的企业,才更适合快速高效地做中台建设。
笔者认为,上述的3个条件,是一个企业开启自我中台建设成功的必要充分条件,缺一不可!
当然,自觉不适合中台建设的企业,也不会就此错过中台带来的好处。
不少企业已经开始推出toB的中台产品,未来可能就能像我们用toB的平台产品一样,我们也能低成本地使用中台产品。
九、结语
放到现在是不是可以理解了,当初说“云端计算不做会死”的马云,其实是因为当初的阿里遇到了别人还没有遇到的时代难题。
而为什么后面慢慢又涌现了众多跟随者呢?那是因为跟随者们也在后来遇到了这些难题。
我们应该感谢,好在有了像阿里这样大企业,当它们发展得越超前,它们才能首当其冲、早早地遭遇到后来者暂且还遇不到的问题和症结,从而在提前感知风险的警觉中先行地实践起变革。
对于其他企业来说,旁观后再看齐和跟随,也是一种成本低廉的试错方式。
中台到底是什么呢?
可能根本不那么重要,想作为一个不被善变的使用者和市场抛弃的企业,想方设法持续提高企业对于⽤户善变的响应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所帮助,欢迎留言并且推荐给你的好友。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ID:woshipm)释出,授权互联网早读课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早读课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络原作者。
热点阅读:
上线仅500天的抖音,居然PK掉了快手和美拍,这个团队做了什么
我花了14个小时找了一下长春长生们究竟卖到了哪里去
《我不是药神》:徐峥如何用QQ群卖药暴富?
长租公寓比贩毒还来钱快?
阿里双11的尴尬,2135亿成交额也遮不住!
延伸阅读:
为什么美国互联网没有“运营”岗
为什么我们常说做to C的人比较难去做to B
聊聊支付宝打破记录的“锦鲤”营销
移动互联网十年
采访了1000个95后:95后的秒辞,和你想的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