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出租车下半年投入社会运行交通智能网安全建设成首要任务
近年来,自动驾驶技术蓬勃发展,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指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预计将达1000亿元以上。企业纷纷投身于自动驾驶领域,其中出租车作为“第一应用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百度计划在2019下半年与长沙合作,开展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商业化运营。
安全性是自动驾驶面临的最大挑战。在美国,每年有4万人因交通事故死亡,这些事故主要是由人类司机造成的。而如果这些事故发生在自动驾驶车辆中,那么社会对其接受度将极低。因此,车企必须不断提升技术,并通过重复验证来确保其安全性。
Waymo推出了自主驾驶出租车服务,但即便在正常情况下运行,它也需要在暴雨天气中由安全员手动操作。此外,其技术也遭到了质疑。
安防技术对于无人驾驶来说至关重要。在进入全自主模式前,自动驾驶出租车仍然需要解决多个技术难题。而提高摄像头性能可以使得夜间行走不再成为问题。此外,更高级别的处理能力也能够提供更清晰的图像和训练数据,从而进一步提升AI算法和传感器的稳定性。
目前,最关键的是多感知能力,而这一点主要依赖于摄像头和雷达系统协同工作。当摄像头探测到周围环境时,它会进行图像分析,然后相应地调整行进路线。在这个过程中,对摄像头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深度学习分析正是安防行业擅长的地方。
此外边缘计算功能可以显著减少数据传输和存储需求。如果所有数据处理都发生在本地边缘计算,而不是云端,那么即便延迟只有几毫秒,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总之,无论如何看待,一旦商业化落地,自动驾驶将为安防监控带来持续增长。这包括单个摄像头市场需求量,将达到4263万枚占全球40%;收入潜力巨大,如果按150元每颗计算,则收入将达639亿元。不仅如此,大型安防企业如海康威视等已经设立了自己的业务,并与ADAS辅助驱动公司合作,以完善相关技术。未来,看似遥不可及的大智慧交通生态,不久之后或许能实现,我们期待着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