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错一题就塞一根我的数学生涯中的一个小插曲
在我上大学的初期,数学一直是我最头疼的一个科目。每当考试时,我总会有种前所未有的紧张感,那种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等着我犯错。在那段时间里,我总是觉得只要做错一题,就像是被判了死刑一样,无力回天。
有一次,在一个平凡无奇的周二下午,我坐在图书馆的一角,准备参加即将到来的数学试卷。我翻开了厚厚的笔记本和几页乱七八糟的公式纸,每个符号似乎都带着一种神秘力量,只要稍不留心就会导致答案变形。我的心跳得越来越快,手指在空气中颤抖,不知何时就变得那么僵硬。
就在这时,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师走进了图书馆,他穿着一件看似随处可见却又显得格外温暖的大衣,背后还拖着一个小塑料袋。他走到我的桌边,用一种慈祥的声音问道:“你需要什么帮助吗?”
我犹豫了一下,然后把所有的问题和忧虑全数倾诉给他听。他听完之后,没有批评,也没有责怪,而是拿出了那个小塑料袋,从里面取出了一根又粗又软的小木棍。
“这是什么?”我好奇地问。
“我叫它‘复习棒’。”他微笑着解释,“每当你感到沮丧或者遇到难题的时候,你就用这个棒子做一下小游戏。比如说,如果你做错一题,就塞一根。”
他的话让我想起了一句老生常谈的话:“滴水穿石非力猛,细语入耳更意深。”虽然这个方法听起来有些古怪,但对于像我这样频繁受到数学困扰的人来说,这或许是一个转机点,让我们从错误中寻找成长之路。
于是,我开始尝试这种“塞棒法”。每当我因为某个问题而陷入迷茫或者对答案失去信心的时候,都会拿出那个木棍,把它轻轻地插入书桌上的一个特定孔洞。这不仅是一种物理上的动作,更是一种心理上的释放,让我的焦虑和挫败感得到缓解,同时也激励自己继续前行,不断探索解决方案。
慢慢地,这个习惯改变了我的学习方式。我不再害怕犯错,因为每一次失败都是向成功迈进的一步。而那个简单的小木棍,它成为了通往理解与掌握知识道路的一盏灯塔,为我的学术生涯增添了一份特殊而温暖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