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天际的无人机舞融资与应用双飞翼智能制造求职路好找亦难觅
文 | 老鱼儿
编辑 | 王方玉
无人机,曾经的新贵,如今已在乌克兰上空成批飞翔,成为战争中的“军工产品”。然而,在更多地方,无人机仍需探索使用场景和规范化安全使用。2021年,是无人机与资本市场接触的一年,融资额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IPO方面,有极飞科技和中航无人机等企业申报科创板IPO。无人机行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在《“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到,大力开发民用直升机、多用途飞机、特种飞机会及工业级无人机。此外,湖南成为全域低空试点省份,为全国低空开放提供理论依据。
中国无人机会迎来突飞猛进。2022年报告称,无人机企业达1.27万家,实名登记约83万架,飞行时间达到千万小时量级。被期待的工业级无人机会爆发前夜,但应用场景仍需培育。大多数接触最多的是大疆航拍,无人的“军工产品”,但其下游应用场景仍需培育。
消费级和工业级分为两种类型,但工业级仅占市场34.88%。农业植保、地理测绘等领域都有难以克服的问题,如缺乏专业人才、售后服务培训落后等。此外,由于政策限制,一些地区只能用于表演,不得进行实际运营。
安全问题是终端消费者关注的首要问题。一旦失控坠落,就可能造成严重伤害或财产损失。而且,由于技术更新迭代快,对研发投入需求大,即便是头部企业也面临亏损。
纵横股份、大疆智能等公司已经上市,但业绩表现并不理想。而即将冲刺科创板的极飞科技,其净利润连续三年为负值。这表明研发成本增加及市场打开难度是两个关键影响因素。如果无法适应行业发展水平或满足客户需要,则产品竞争力会削弱,因此研发成了必不可少的投资方向。但高研发并不一定带来高回报,加之周期长,如果未能突破关键技术或者产品未获市场认可,那么这些投入就可能成为沉没成本。
总而言之,无人的未来充满了挑战,它们需要在法律法规更加严格的情况下寻找新的增长点,而不是简单地依赖过去成功模式。如果能够解决现有的不足并继续创新,那么它们才有可能真正起飞,不再只是梦想中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