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研发的ChatGPT超级机器人神奇的火起

本站原创 2024-03-05 17:23:00

在我看来,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可以完美融合,实现创新应用的落地。这在国产机器人产业中得到了巨大的体现。最近,《流浪地球2》这部影片在年初大火起来,其中机器人应用成为未来社会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些机器人不仅可以做高精度的工作,还能像人一样思考和执行指令。这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这背后是中国硬科技的强大支撑。我看到了这样的新闻,总是感到十分振奋和骄傲。

 

看到这个图片,我想起了广州南沙的美的家用空调工厂。那里的技术人员正在巡视自动化生产设备。据当地媒体报道,美的家用空调工厂今年会对内机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全面的投资整改。他们通过MES系统和自动生产线的直接对接,实现了关键设备参数、工艺方案的自动调节,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预期再提升15%。

我认为数字化和智能设备的结合,可以实现对产线的实时监控和检测,检测出人工无法察觉的问题。这样就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实时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在我看来,下一个阶段应该是更加智能化的生产方式,通过AI智能来预测问题、避免问题的发生,给生产制造提供“最优解”,这将是很有趣和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

 

但在实现这一步之前,人工仍然是制造业的主力军,因此,智能制造的大规模应用将会重塑劳动力市场。现如今的制造业对于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工厂管理人员的研究生学历占比也在逐年增高。由于智能设备和智能系统的导入,使得我们对一线人员的技能要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工厂目前更加缺少的是具有工科背景,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一线管理人才。

此外,在深圳大族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光能认为,对于一些产业的制造业来说,100%无人化未必是最优解。在实践中,他们发现未来高端制造业仍需要专业化的工人,因为这些专业的技能是无法被机器完全替代的。

我相信,未来的制造业将会更加注重人机协作。随着协作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它们将能够更加安全、易用、成本低、灵活度高,让不同规模的企业都能轻松实现智能自动化,加速智能制造的普及和落地。

 

我所在的大族机器人,凭借协作机器人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已于2022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机械臂能够抬升、旋转、上下料,在一家手机屏制造厂商激光切割上下料应用中,大族协作机器人替代了原来的伺服电机。我们称其为‘一拖四’,即一台机器人给四台激光切割机上下料。这既节约了设备成本,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我们还推出了智能协作激光焊接工作站,使用者无需专业焊接及编程知识即可轻松上手,进行图形化编程和拖拽操作。这将大大降低了智能设备的使用门槛,使得更多人能够参与到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制造过程中来。

我认为,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协作机器人出现,它们将会更人性化、智能化,与我们紧密合作,为未来智能制造业注入新的活力。我所在的公司也在不断研发性能更强、更加智能的协作机器人产品,为引领行业进入进入“智能协作机器人”时代而不断打造创新产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想要提升机器人的性能,更希望能给操作员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灵活性。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希望将操作程序直接以模块化的形式预置在产品中,让操作员不需要会编程也能够轻松协作生产。我们希望未来不需要人来设定机器人的程序指令,而是让机器人直接跟着人学习,使得人与机器人的关系更像是师傅与徒弟,其发展趋势应该是更好地协同,而不是谁替代谁。

在我看来,机器人产业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有很多的挑战需要解决。行业的“天花板”很高,我们需要不断提高技术和创新能力。此外,机器人产业仍然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这是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深圳在供应链、研发人才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这也是我们选择在深圳进驻的原因之一。而我们的研发生产速度也从原来的一个月降到了15天左右,非常感谢“深圳速度”的帮助。

我们公司以及其他国产机器人企业,得到了良好的产业支持政策、强大的供应链和金融、人才支撑,从而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应用创新方面,短时间内就可以研发出实际落地的优质产品。

 

随着高质量发展和制造业当家目标的推动,市场对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扩大。“我们已经进入机器人产业黄金发展期。”我们公司内外的许多业内人士均对产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最近,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印发了关于“机器人 ”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聚焦十大应用重点领域,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布的数据,2022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累计完成产量44.3万套。同时,中国已经连续九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国,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技术和创新能力,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到机器人产业中。同时,我们也需要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创新。

在我们的走访中发现,由于广东机器人产业本身就属于高端制造业,因此仍然面临着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研发投入大导致企业自身造血能力不足,以及下游制造企业智能化改造投资意愿较弱等问题。此外,企业高端人才、产业工人也难以招募。

 

机器人产业“天花板”很高是业内共识,但是上述难点如何突破,对于广东机器人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来说,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本次报道的内容由李赫、许宁宁、张令、石磊四位记者团队共同完成,他们分别来自广州和深圳。本次报道坚持以客观、真实的态度,希望为广东制造业的发展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一篇:谷歌推20 Gig光纤宽带 落地佛山移动华为发布工业
下一篇:行业内ChatGPT机器人出现爆发式增长趋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