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价比智能手机选购指南一文了解如何选择合
67 2024-03-17
前段时间,东映与万代南梦宫联合举办了数码宝贝鉴赏节2018活动,并在活动中公布了以“数码宝贝大冒险”20周年为主题的一系列新作信息,其中包括新电玩《数码宝贝》 :绝命求生》,以及新剧场版动画《数码宝贝大冒险剧场版(暂定名)》,以及一系列周边产品。
此外,包含第一代《数码宝贝》动画经典台词和音乐的液晶玩具也已正式发布。
作为横跨玩具、漫画、动画、广播剧、集换卡牌、电子游戏等诸多领域的跨媒体作品,《数码宝贝》系列曾一度享誉全球,在日本、欧美、日本等地获得巨大反响。中国等地,成为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进入21世纪后,《数码宝贝》系列的影响力不断下降。 电视动画收视惨淡,电子游戏销量平平。 延续曾经辉煌的剧场动画《数码宝贝Tri》的尝试。 评价也褒贬不一,该剧经历了漫长的低谷。
从巅峰到随后的低谷,《数码宝贝》系列经历了什么? 新游戏的发布对于该系列意味着什么?
“数码宝贝”从液晶屏诞生
1996年,日本千叶县WIZ公司社长横井明弘带着一个名为“玉子”(たまごっち)的新项目来到了他的老雇主万代。 他这次来是希望能与玩具大厂万代合作,共同推出这款产品。
横井昭宏展示了“玉子”的基本形态:它的形状是一个蛋形玩具,小到小学生可以握在手掌上。 正面有一个液晶显示屏,可以显示由点组成的图形。 屏幕旁边有三个小圆形按钮。 开机后,屏幕上会显示一个模糊的小宠物图像。 玩家需要使用按钮与它互动:它饿了就吃,困了就睡觉,脏了就打扫房子。 过了一段时间,它就会长大了。
这么简单的小玩具并没有什么技术问题,但万代不知道这样的产品是否会受欢迎。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们与WIZ合作,于1996年11月正式推出了这款产品,这就是“电子宠物”的始祖——第一代电子宠物。
横井明宏和万代员工马班亚纪共同完成了产品的设计。 该产品外包装俏皮,塑料外壳颜色鲜艳,宠物图案可爱,专门针对年轻女孩。 该玩具推出后,迅速在日本中小学流行起来,女孩们争相购买电子宠物蛋。 这款产品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以至于很多学校都制定了“电子产品不得带入教室”的规定。
面对电子鸡的巨大人气,万代自然深受鼓舞。 考虑到电子宠物是一款专为女孩设计的玩具,万代决定推出一款类似的男孩玩具。 在万代的愿景中,这款新玩具在结构和玩法上与电子宠物相似,但设计上弱化了“可爱”的品质,展现出更帅气的一面。 这个男孩版的“Tamako”项目被万代命名为“Digital Monster”。
1997年6月,数码怪兽玩具正式投放市场。 为了促进玩具的销售,万代在漫画、小说、集换卡牌等各个领域发起攻势,并相继在SS、PS、WS等主机和掌上平台上推出了最早的《数字怪物》电子游戏。 ——当然,这些游戏的本质更类似于在电视屏幕或掌机屏幕上运行的电子宠物,并不像后来的游戏那样包含大量的剧情和独特的世界观。
然而真正让数码怪兽家喻户晓甚至风靡全球的却是东映授权的万代制作的电视动画《数码宝贝大冒险》。
凭借细腻的人物和数码宝贝人物设定、跌宕起伏的剧情和精美的画风,这部动画在中国、美国等国家大受欢迎,引发了全球“数码宝贝”热潮,成为许多人的童年必备品。人们。 好的记忆。
时至今日,基于《数码宝贝》动画原著的二次创作在日本、美国、中国等国家依然盛行。 无论是八位主角,还是妖精兽、天使兽、战斗暴龙兽、花花兽等人气数码兽,都成为同人画、同人小说、cosplay的热门题材。
随着动画的流行,万代出品的数码怪兽液晶玩具也很受欢迎。 2000年,Digital Monster液晶玩具全球销量达到1000万台; 2001年,全球销量突破2000万台。
凭借第一部动画打下的良好基础,《数码宝贝大冒险02》也很快在2001年播出并引入中国,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数码宝贝大冒险》的第二部。 本动画延续了《数码宝贝大冒险》的剧情和世界观。 故事背景设定在初代动画结束三年后。 此时的初代主角们已经成长得更加稳定可靠,而八神太一等人……作为前辈,他给二代主角团队提供了很多支持和指导。 战斗暴龙兽等初代的人气数码兽也在本动画中再次登场并大显身手。
在两部电视动画的带动下,“数码宝贝”系列液晶玩具、模型玩具、漫画、小说、广播剧、集换卡等产品不断推出。
而以《数码宝贝》为主题的电子游戏也开始蓬勃发展。 相继推出了数码宝贝液晶玩具的精神继承者《数码宝贝世界》系列游戏,以及基于前两部动画设定的《数码宝贝大冒险》系列游戏。
《数码宝贝》系列已经达到了巅峰。
世界观的迅速扩张和衰落
对于万代来说,《数码宝贝》虽然是一款跨媒体作品,但核心仍然是玩具业务。 无论是动画、电子游戏、漫画、广播剧,还是集换卡,最大的价值就是扩大品牌影响力,从而提高玩具销量。
《数码宝贝》动画的广泛传播,直接导致该系列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为了尽可能提高玩具销量,一方面,万代开始将玩具设计和销售的重心转向动漫周边产品。 另一方面,动画续集的制作方向也必须与玩具的促销和销售计划保持一致。
可以说,动画的成功,将《数码宝贝》系列和动画的成败,绑在了同一根柱子上。 一荣则双荣,一荣则双荣。 失去一者,双方都会受到伤害。
2001年,推出电视动画《数码兽驯兽师》。 这也是《数码宝贝》系列的第三部动画作品。 这部动画非常大胆地放弃了前两部动画所建立的世界观,转而采用了平行世界的方式。 与数码兽并肩作战的人类不再是“天选之子”,而是被称为“驯兽师”。
为了配合万代推出的新玩具和战斗卡牌,《数码宝贝驯兽师》还在设定中加入了“刷卡强化数码宝贝”的机制。 这也是动画播出与玩具销售关联的方式之一。 。
最重要的变化是,这部动画进一步拓展了《数码宝贝》动画系列的世界观,正式引入了“四圣兽”、“十二皇魔”等概念。
此前,《数码宝贝》的小说和漫画虽然已经包含了较为宏大的世界观,但动画作品却一直保持着较为简单的背景设计。 从《数码宝贝驯兽师》开始,后续动画不断加入高级世界观设定。 这些设定为系列粉丝增加了很多谈资,也为新粉丝加入增加了障碍。
尤为重要的是,作为一款跨媒体作品,《数码宝贝》系列本来就有在不同作品中发展不同世界观的传统。 创作者可以自由设定自己的故事背景,但官方对此缺乏控制。 这种方法有优点也有缺点。 一方面,不同想法的创作者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使得数码宝贝的世界变得宏大而多样; 另一方面,众多的平行世界也大幅提高了该系列的“入门门槛”。
尤其不利的是,《数码宝贝驯兽师》的跨媒体攻势主要集中在日本,而缺乏美国、中国等国外市场的存在。 由于前两部动画的剧情和世界观缺乏联系,这部动画一直很难得到日本以外其他国家观众的认可。 这也造成了前两部动画在海外市场打下的良好基础是《驯兽师》继承的《数码宝贝》难以取代的。
继《数码宝贝驯兽师》之后,第四部动画《数码宝贝前沿》和第五部动画《数码宝贝救世主》也采用了全新的原创世界观。
五部《数码宝贝》动画实际上包含了四种不同的世界观设定,这对于普通动画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万代和东映的这种做法在现在看来也许很大胆,但在当时,对于那些通过两部《数码宝贝大冒险》动画建立起对《数码宝贝》系列热情的外国粉丝来说,这种做法无异于自杀。
无论是“人类变身数码兽”、“人类与数码兽直接对抗”等颠覆性设计,还是“十斗士”、“三大天使”、“爆炸模式”、“与数码兽”等概念的相继加入,随着“皇家骑士”等设定的逐渐追加,数码兽世界观复杂化的趋势已经难以阻挡。
在此期间,日本也爆发了“魔法童子贾修”接班事件。
2003年,《数码宝贝边境》播出结束后,东映预计在2004年推出第五部动画作品,而空白期则由漫画改编的《魔法少年贾斯》来填补。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魔法少年贾修》如此受观众欢迎,电视台将原本一年的播出时间延长至三年,导致《数码宝贝救世主》的正式开机推迟至2006年。
中断三年后,《数码宝贝》在日本的热度开始迅速下滑,大量粉丝转投其他作品。 《数码宝贝》系列的粉丝群也遭遇了“断崖式”减少。 受此影响,万代数码宝贝系列玩具销量陷入低迷。
三年后,新电视动画《数码宝贝救世主》终于播出。 考虑到该系列粉丝年龄的不断增加,这部动画在风格上发生了变化,设定和剧情也变得更加成熟。 尽管如此,在系列影响力大幅下滑的不利条件下,《数码宝贝救世主》最终还是未能让《数码宝贝》重回巅峰。 只能说是减缓了颓势。
2007年,《数码宝贝救世主》播出结束后,《数码宝贝》动画迎来了两年的停顿。
2008年到2009年,《数码宝贝》系列陷入了冰点。 这两年,不仅没有新的电视动画,周边产业也受到影响。 日本还没有推出新的液晶玩具,也没有推出新的漫画。 与此同时,以数码宝贝为主题的视频游戏的开发几乎停止。
很多人认为万代南梦宫已经放弃了《数码宝贝》系列。
绝地求生的“数码宝贝”
2010年,系列第六部动画《数码宝贝融合大战》推出。 但由于制作资金不足等原因,《数码宝贝融合大战》的质量出现了明显下滑。 就连负责制作的朝日电视台也拒绝制作这部动画的片尾曲。 这也为《数码宝贝融合大战》的播出留下了阴影。 动画播出后,因收视率低而多次停播。 受此影响,数码宝贝玩具的销售也遇到了困难。
为了重新提高人气,在《数码暴龙融合大战~穿越时空的少年猎人~》第三期中,制作组重新带回了该系列之前的主角,让八神太一、本宫大辅等历代角色重新登场。松田圭人、神原拓哉、戴门大等并肩作战。
不过,这种做法也引起了争议。 一方面,这个“穿越”剧情破坏了《数码宝贝融合大战》的基本设定; 另一方面,上一代的主角戏份较少,这也引发了很多粉丝的不满。
俗话说:“不破则不立”。 随着影响力衰退到极点,万代南梦宫、东映等各方开始重新考虑《数码宝贝》系列的前景。 面对日本国内次级供应市场的激烈竞争,他们开始在成人市场和海外地区寻求《数码宝贝》的新发展。
2015年,《数码宝贝物语网络侦探》在PSV平台和PS4平台发售,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虽然已经无法与当年的对手《精灵宝可梦》针锋相对,但这两部作品在资金不足的限制下都制作了专门的游戏内容,并获得了《Fami通》34分的评分。 进入白金宫殿。
之后游戏陆续推出英文版和繁体中文版,在欧美和中国市场也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这款游戏首先在香港获得了良好的反响,随后其影响力从香港蔓延至内地。 不少大陆玩家也购买了该游戏。
曲折的剧情、时尚帅气的角色、众多人气数码宝贝的参与,都让这款游戏在中国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那些深受《数码宝贝》电视动画影响的孩子们现在已经成长为年轻人。 这款兼具美好回忆和新内容的游戏给他们带来了良好的游戏体验,成为他们与“数码宝贝”的新接触。 “对于这个系列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在游戏领域取得领先之后,《数码宝贝》动画不断发展。
2015年11月,作为数码宝贝大冒险15周年纪念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数码宝贝Tri》。 正式发行,简体中文字幕版本很快引入中国大陆。
「数码兽三。」 延续《数码宝贝》前两部TV动画的剧情,故事发生在原作动画6年后。 此时,前两代的主角们已经陆续进入高中和初中,摆在他们面前的将是来自数码宝贝世界的新危机。 主角们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他们与数码宝贝之间又能够产生哪些新的可能性,都令人期待。
「数码兽三。」 以剧场版动画的形式上映,分为6话,已全部播出。 这部动画不仅在日本取得了巨大反响,在国内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成功引发了又一波回忆。
系列中的经典歌曲《Butter-Fly》也被重新编曲为《Butter-Fly~tri.Version~》并用作新的主题曲。
遗憾的是,唱完这首主题曲后不久,《蝴蝶飞》的原唱和田浩司先生就因病去世,《蝴蝶飞~tri.Version~》成为了他的遗产。 给数码宝贝粉丝的最后礼物。
数码宝贝的未来
2017年,《数码宝贝物语 网络侦探黑客的回忆》在PS4/PSV平台发售,销量与前作相比出现了较大差距。 另外,由于剧情设计和人物塑造上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数码宝贝Tri》的最后三章。 遭到了粉丝的广泛批评。 《数码兽 Tri》最终章。 2018年5月发布的《再见》成为六章中销量最低的,还不到第一章《再见》的一半。
好在,经历过多次坎坷的《数码宝贝》系列足够强大,不会因为一两件不如意的事情而倒下。
2017年是《数码宝贝》系列诞生20周年。 为此,万代南梦宫发布了初代数码宝贝液晶玩具(初代暴龙)20周年纪念版等周边产品,并在原宿举办了“数码宝贝大冒险 THE REAL WORLD”主题展览,引发又一波纪念热潮。
2018年7月,万代南梦宫推出全新系列手游《数码宝贝再现》。 这是一款免费游戏,包含应用内购买。 发布一天之内,就冲上了日本App Store免费榜的榜首。
此次《数码宝贝生存》和新剧场版动画的公布,进一步彰显了东映和万代南梦宫对《数码宝贝》系列的信心和决心。 《数码宝贝生存》的新风格和《数码宝贝大冒险》系列的新剧场版动画。 前者代表了《数码宝贝》的创新与再生,后者则延续了《数码宝贝》的经典情怀。 组合恰到好处。
面对中国市场,万代南梦宫和东映仍然抱有期待。 除了与中国大陆的视频网站合作,引入正版动画外,《数码宝贝物语·网络侦探》以来的很多视频游戏也都包含了繁体中文。
此次,继日本发布《数码宝贝生存》日文预告片后,不到24小时,台湾万代南梦宫娱乐发布了该游戏的官方中文名和中文预告片,并宣布将推出繁体中文版。 这无疑是东映和万代南梦宫对中国市场潜力的认可。
《数码宝贝》系列开始以全新的面貌回归粉丝的视野,并逐渐扩大在中国的影响力。
以数码宝贝数据库(中文)、百度数码宝贝吧、百度数码宝贝吧为代表的众多“数码宝贝”相关网站和论坛也在不断将国外的第一手信息和内容引入国内。 一群《数码宝贝》粉丝一个健康有序的生态系统正在逐渐形成。
“数码宝贝”的未来将会怎样? 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注:《数码宝贝宇宙应用怪兽》是一个全新的IP,不属于《数码宝贝》体系,因此文中不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