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展开幕国家惠民利器重

本站原创 2023-12-30 15:33:00

创新按照成果的性质_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流会_我国科技创新成果

图为吸引参观者的“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模型 蒋启明 摄

图为吸引参观者的“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模型 蒋启明 摄

中新网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 张蔚然)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展10月21日在北京展览馆开幕。 展会多维度、全方位展示我国科技实力再上新台阶,评选出一批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它们既是治国利器,又是惠及民生的创新产品。

我国科技创新成果_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流会_创新按照成果的性质

图为开幕式剪彩仪式。蒋启明 摄

本届展览以“创新驱动发展迈向科技强国”为主题,重点展示“十三五”期间我国重大科技成果和科技发展改革最新进展。 展览自10月21日起免费向公众开放,至10月27日闭幕。

我国科技创新成果_创新按照成果的性质_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流会

图为参展商展示沃森生物新冠病毒mRNA疫苗样品。蒋启明 摄

现场分为概况介绍、百年回顾、基础研究、高新技术、重大工程、农业科技、社会发展、区域创新、改革(人才)、开放合作、科普12个展区。

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流会_我国科技创新成果_创新按照成果的性质

图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吸引游客。 蒋启明 摄

这次展览充分体现了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 不仅展示了“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也回顾了党领导科技工作的百年历史和标志性成就。 展览全面系统地反映了科技发展改革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全局,多维度、全面地展示了我国科技实力跃上新水平。 突出重点亮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评选出一批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都是国家的重要利器和惠及民生的创新产品。

我国科技创新成果_创新按照成果的性质_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流会

图为吸引参观者的空间站天河核心舱大立柱模型。蒋启明 摄

本届展览集中展示“十三五”时期我国在基础前沿、战略高技术、社会民生等领域取得的多项重大成就。 中国空间站模型、火星车、“嫦娥五号”、“奋斗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等重要装备亮相展会,吸引观众驻足观看; “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解密衰老”、“天机”类脑芯片等基础前沿重大突破,以及散裂中子源、“智慧眼”望远镜卫星等科学装置取得重大突破引起了科技界的浓厚兴趣,“科技抗疫”和“科技冬奥”最新成果的展示也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一些体育爱好者用自己的双手拍摄了展示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一边打电话,一边向工作人员询问火炬的用途,使用的燃料。

此外,展览还展示了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成果,以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发展成果。国家高新区以及科技体制改革、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开放合作、科普工作等。 最新进展。

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流会_创新按照成果的性质_我国科技创新成果

图为展会上亮相的舱外宇航服。 蒋启明 摄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冲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 记者从科技部获悉,科技界和社会各界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2015年的1.42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44万亿元,2020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4%。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2位。 2021 年。

我国科技创新成果_创新按照成果的性质_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流会

图为展览展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最新进展和成果。 蒋启明 摄

具体来说,我国系统推进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新跨越”; 全面推动科技成果走进经济社会主战场,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统筹提升科技人才队伍。 规模和质量,形成人才快速发展的“新趋势”; 深化重点领域科技体制改革,形成创新创业“新生态”; 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主动部署科技开放合作“新步伐”; 迅速开展COVID-19疫情应急科研攻关,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作出中国“新贡献”。 (超过)

上一篇:中国科学院2018年度科技创新亮点和科技成果转移
下一篇:惊人这个聊天机器人火出圈比元宇宙还要颠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