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旗舰级机型发布 魅蓝E3是否具备实力做到价
165 2024-03-18
中国记协网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防科技工业宣传系统新闻记者致力于疫情防控宣传报道和舆情引导,及时报道行业疫情防控动态,记录军情军工抗疫故事,向世界传递军工抗疫精神。 社会表明,军工行业抗击疫情的声音最强。
权威报告传递抗击疫情的声音
疫情发生后,国防科技工业宣传系统迅速行动。 600多名记者坚守采编第一线,及时报道权威信息,宣传科学防控知识,引导正面舆论。 共发表文章10000余篇,图片3000余张。 、专版130余个,全媒体产品阅读量达数万次。
《中国军工》报、《国防科技工业》杂志、《中国航天报》、《中国船舶报》、《中国核工业报》、《中国航空报》等行业权威媒体,以及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等10家军工集团公司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平台报道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党中央的声音首先。 国防科工局新闻中心协调国防科工局网站、国家航天局网站、国家原子能机构网站、微博、抖音、微头条等平台,及时报道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报道国防科工局党组落实情况。 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统筹推进国防科技工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务实举措和扎实行动。
《中国军工》报推出16个特刊,刊发《科技战疫,国防科技工业有能力、有责任》、《爱心汇聚抗疫力量》、《让青春在战疫中发光》、 《温暖护航,为抗击疫情增添力量》等重点文章,讲述军工战疫故事。《中国航天报》出版11期44版报纸,设立“航天员在战”等栏目。 ”,并及时发布“疫情”报告。确保疫情防控和典型攻坚双赢的决心和责任。
3月13日《中国军工》报第一版
聚焦一线书写军工大爱
国防科技工业新闻战线聚焦战“疫”第一线,大力宣传报道全行业在抗击疫情中涌现的典型人物和感人故事。
国防科技工业局新闻办公室叶雨田(左)、张伟(中)、杨璐探讨国防科技工业宣传要点。
国防科工局新闻中心与光明日报联合推出长篇通讯《科技战疫,国防科技工业有能力有责任》,全景扫描国防科工行业创新精神和技术优势的典型事迹,为战胜疫情提供科技支撑。 《中国核工业报》、《国防科技工业》杂志聚焦辐射灭菌技术在抗击疫情中的应用,采访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并发表采访文章《危险中的核技术》助力抗击疫情”。
《中国航天报》设立《航天员抗疫前线》栏目,《中国航空报》推出《飞行员在抗疫行动》特刊,生动报道了广大国防科技工业干部职工在疫情防控中,担当起保卫土壤的重任。 负责任的积极行动和感人故事。 《中国核工业报》制作《用核能助力抗击疫情》特刊,并发布长篇报道《核电部署打赢生命之战》。 发表评论文章《春天,汇聚希望的力量》,充分体现了国防科技工业各条战线抗击疫情的不懈努力。
创新传播,全媒体记录战疫故事
国防科技工业宣传系统与网络终端号联动,聚焦联防联控、军工硬核产品奔赴一线等主题,科学有效推动复工复产。制作、打出线上线下结合的拳头,讲述战斗“疫”军工的故事,科普保护知识,营造坚定信心、科学抗疫的舆论氛围。
《中国航天报》、《中国核工业报》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推送独家报道,与读者进行线上互动。 中国船舶兵工集团所属媒体利用网格化大型宣传工作架构,快速准确传达中央决策部署。 各媒体通过新媒体手段、创新表达方式,对战“疫”前线的情况进行报道,多渠道、多方式呈现战“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