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看点 创新为帆 领航中日韩科技产业合作

本站原创 2023-12-18 03:13:58

年会花絮▎创新扬帆 引领中日韩科技产业合作

 

   8月13日,作为第22届中国科协年会重要活动之一的国际技术贸易大会暨中日韩技术贸易论坛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 论坛以“创新引领,合作共赢”为主题,聚焦大健康、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 、企业家、投资人搭建交流平台,拓宽国际民间科技合作的朋友圈。

   “这是推进开放创新的积极实践,也是深化中日韩科技产业合作的良机。”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宋军表示,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共同推动中日韩技术贸易合作发展,积极探索有效模式,促进跨界合作。开展技术服务边境合作,推动国内需求与国际创新资源对接,以全球视野统筹推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

  技术交流促进互利共赢

  随着全球经济与科技的融合不断加强,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越来越重要,国际技术贸易已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增长点。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5G、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等领域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世界经济复苏带来新希望” 宋军在致辞中表示,创新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开放合作,中国科技界一直保持着与国际同行合作的良好基础。

  作为中国科协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品牌活动,“科创中国”平台于今年5月正式上线,发展国际技术贸易是其中之一。的重要任务。 据悉,2020年以来,中国科协组织了15场“科创中国”系列国际科技路演活动,吸引了来自12个国家的192家企业和专业机构参与,全球数百万人在线观看.

  作为本届大会的主办城市,青岛40多年来坚持对外开放,取得了快速发展。 据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刘盛珍介绍,16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青岛投资了309个项目。 该市与日本、韩国等多个行业开展了深入合作,特别是在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等行业,取得了丰硕成果。 成为日韩企业在华投资最密集的城市。

  据悉,全国唯一的中日韩经贸合作平台——中日韩商会青岛联络处正式获批落户该市城阳区。 同时,中韩交流合作国际客厅于6月开业接待客户,为中韩城市机构和企业搭建集展示、推广、路演、联系、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双向开放平台。韩国。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创新技术对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当下,充分利用科研成果创造新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充分利用好科研成果尤为重要。国内外知识资源”。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常务理事后藤耀志在贺信中说。 该组织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开展了大量合作,如共同主办以利用ICT技术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为主题的日中科学技术论坛,以及中国-日韩水科学技术论坛中国水环境技术。 资源开发论坛等

  会上,多位专家表示,中国科技驱动创新和经济发展举措举世瞩目。 “希望通过此次论坛,中日韩三国进一步推动中日韩三国科技合作,以及各国企业间的技术对接。”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韩国技术风险财团会长白熙基在会议现场通过视频连线表示。 该机构成立于2011年,旨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并在市场开发中进行大规模业务扩张。 每年在中国、日本、美国、俄罗斯等东南亚国家举办十余场贸易展览会。 ,推广相关技术。 目前,该机构已在烟台建立海外产业技术中心。

  技术转移助力经济腾飞

  产业创新全球化已成为当今的重要命题。 开辟技术改造经济发展新路子,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与会国内外专家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不同维度就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呈现了一场国际科技交流盛宴。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转型期。”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干勇说。 面对高质量发展需求,新材料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活动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

  他说,经过40多年的奋起直追,中国现已成为物资大国,物资体系较为完备。 200多种材料居世界第一,新材料论文和专利也居世界第一。 不是物质强国。 他阐述了中国新材料2035国力战略,分析了2020-2035年新材料发展的技术路线,以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环境承载能力。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北京代表处代表孙一柱表示,1990年代中后期,韩国IT技术发展迅速,但未能扭转国际技术贸易长期逆差的局面在IT领域。 但韩国的技术出口在过去 15 年里增长了 16 倍多,2015 年首次超过 100 亿美元,高于 2001 年的 6 亿美元。“目前,韩国的技术贸易平衡显着改善,部分行业和技术领域继续实现技术贸易顺差。” 他说。

  据介绍,韩国出现技术贸易逆差,与该国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快速制造高端产品填补技术空白的产业发展路线有关。 同时,韩国政府大力推动研发政策和企业技术开发,技术贸易逆差比例逐年下降。 为加强产业整体技术竞争力,韩国政府于2000年制定了《技术转让促进法》,旨在将公共研究机构开发的技术转让给私营企业,促进产业化。 此后至2019年,韩国先后六次修订该计划,“平均每三年出台一个新计划”,目的是在产业“开花”的同时向企业转移技术。

   2018年,三菱日立动力的燃气轮机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 对此,日本价值工程协会顾问、该公司高砂生产设计部主任赤木博一表示,具有竞争力的日本企业的知识创造可以用动态的螺旋模式来表达。 首先是丰富自己的隐性知识,使之成为显性知识,然后结合实践将这些知识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隐性知识。

   “知识就像一座大冰山,暴露在大海中的显性知识很少,隐性知识很大。” 他说,显性知识是可以通过文章、图表、公式来详细解释、易于理解的知识; 性的部分包括人们的看法、思想、想法、经历、技能和其他难以通过文章或文字表达的知识。 通过组织结构内部的一系列知识创造,日本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

  佐治亚理工学院国际合作副校长Carl Last和佐治亚理工学院国际合作负责人David Bridges也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为论坛做了主旨报告。 Rust介绍,该学院拥有美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大学经济发展机构,其针对研究人员的商业化计划一直位列UBI全球十大商业化计划之列; 其创业孵化器也被《福布斯》评为“改变世界的15大孵化器之一”。Bridges基于其在培养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的人才方面的经验,推出了学院首个“创新与技术商业化”专业人才培训项目。社会发展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技术的快速广泛应用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国内技术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总量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稳步扩大 中国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主任罗辉表示,“当前,我们要加快构建创新、联动、融合的国际技术贸易体系,适应全球科技开放融合的大趋势,塑造全球经贸新秩序,支持社会群体适应全球化。 发展,让新技术、新知识造福人类。”

  全球互联跨越式发展

  论坛还举行了中日韩国际科技优秀项目路演。 自年初大会筹备工作启动以来,大会主办方通过报名征集、项目评审、初选,从全球近百个参会项目中遴选出40个“双招双引”优秀项目。路演等环节为城阳企业进行路演。 ,相关项目设计涉及智能交通、新材料、5G通信、生物医药等广泛领域。 其中,6个优秀项目在论坛进行了路演。

  此外,论坛组织还安排中日韩三国学术界和企业界代表参观考察中韩交流合作“国际客厅”、国家高铁技术创新中心、和城阳区万亩滨海盐碱地水稻改良示范基地,立足于“国际客厅”的产业、企业、技术、产品、人才等资源调研对接,聚焦在高铁、智慧农业等领域,整合中日韩三国经贸合作资源,深入探索合作路径。

   “国际技术贸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时代挑战。从历史、发展和创新的角度分析,国际技术贸易有利于知识的创造、吸收和应用,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从而使全球平衡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有利于研发和创新的全球化。” 罗辉说道。 如何适应全球创新互联时代? 在她看来,促进技术转移和有效学习、支持人员流动和知识传播、鼓励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外溢、加快中小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构建全球创新网络都是应对时代变化的必然选择。

   “危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在疫情防控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下,国际技术贸易大会暨中日韩技术贸易论坛致力于打造集聚国内外科技资源,推动创新赋能产业,服务国内外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平台。 宋军表示,中国科技界愿与日本、韩国等世界同行一道,共同维护国际科技界核心价值观,恪守宗旨下的科技治理原则联合国,促进国际科技交流便利化,坚决保护知识产权,促进中日合作。 韩国经济技术合作正朝着更加开放、包容、包容、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中国科技协研宣传部信息中心供稿

上一篇:马斯克收到法院传票涉嫌卷入美国富豪易案(马斯
下一篇:首届OpenHarmony技术峰会举办发布终端操作系统十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