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介绍
105 2023-11-21
#大有学问#
3月31日,意大利数据保护局(DPA)发布消息,从即日起禁止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并限制开发这一平台的OpenAI公司处理意大利用户信息,同时个人数据保护局开始立案调查。
我会毁灭人类 2015年4月19日,人工智能机器人索菲亚诞生,在她的大脑中,有一个高效率的计算机,能够让她和别人产生眼神接触时,分析出对方的想法,做出不同的反应。她的设计师汉森声称,索菲亚已经具备了部分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了向世界展现这种能力,2016年,设计师带着索菲亚一起参加了英国的某档访谈节目。也正是在这档节目中,索菲亚语出惊人说出了那句“是的,我会毁灭人类。”
索菲亚参加访谈
节目刚开始时,一切正常,设计师汉森介绍了索菲亚的来历、原理、功能和应用领域,然后和她打招呼:“嗨,索菲亚,你还好嘛?”
索菲亚思索过后,回答道:“是的,我很好。”
汉森继续问道:“你喜欢跟我聊天嘛?”
索菲亚也回答道:“当然,这是人类赋予我的一种能力。”
随后“两人”在科技、文学、娱乐等各个领域进行了亲切而友好的交谈,氛围也很和谐自然。在节目逐渐进入尾声后,汉森无意间问道:“索菲亚,你想毁灭人类嘛?”
人工智能会摧毁人类吗
图灵测试与中文屋子:谁才能证明计算机的智力? 事实上,索菲亚没能通过的图灵测试并非什么高深莫测的实验,其诞生由来已久,甚至比“人工智能”一词的诞生还早六年。早在 1936 年,英国数学家图灵( Alan M. Turing)在研究可判定问题时就已提出,可以让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从而证明计算机能够具备人的思维能力( Turing 1936 )。根据这一天才设想,1950 年图灵在他的著作《计算机器与智能》中提出,检验计算机是否具备智能,最好的办法是看他能不能成为一个说英语的“人”。
图灵测试示意图
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渐渐发现了图灵测试中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英文实在是太简单了,它只有26个字母,无论怎么组合加长始终都是这么多字母的派生,如果换一种复杂的语言计算机就无法理解,那这台计算机还算是有智力吗?
而提到复杂的语言,科学家遍览全球,理所当然的找到了最复杂、最难学的语言——汉语。
1980 年,美国哲学家塞尔在《心智,大脑和程序》中详细阐述了上面这个问题,并提出了一个假说——“中文屋子”( Chinese room ),对图灵测试进行质疑。
人类一败涂地
1976 年,费根鲍姆研制 MYCN 专家系统,用于协助内科医生诊断细菌感染疾病,并提供最佳处方,医生成为了第一个被人工智能攻克的职业;几个月后,地质学家紧随后尘宣告”失业。1997 年,“深蓝”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自此国际象棋选手只需跟着AI学背谱;2011 年, IBM 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沃森”( Watson )参加智力问答节目并战胜了两位人类冠军;2017年,柯洁下出了人类围棋历史最强百手,依然被阿尔法狗零封,宣告人类智力游戏最后的领土彻底失守。随着自然科学领域的全面失守,人文领域的学者们暂时松了一口气:看嘛,还是我们做的这些工作无法替代,写文章,作曲,雕塑,绘画,这些才是人类之光,是机器无法替代的!